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育委员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论坛
《任玉岭谈教育》之《强化改革力度推进教育均衡》
 时间: 2017-04-10  点击: 来源: 中国长城学会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

强化改革力度推进教育均衡

——在河南教育论坛的讲话

(2014年)

  今天很高兴来河南参加这个论坛,祝愿讨论取得成效。

  我是1957年从信阳高中毕业,离开河南时,迄今已离开河南省58年。这58年我主要在天津、北京学习和工作。20世纪80年代末派去沿海开放城市北海市做市长,接下来在深圳、昆明、成都、广州工作15年不到。2002年回北京,这十几年中,在全国政协做一届委员、两届常委,在国务院做了三届参事。2010年国家组建教育咨询委员会,我又做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今年8月又再次接受了刘延东总理的聘任,继续担当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并且需在这个岗位上再干上一段时间。我虽然离开河南58年,但对家乡的感情从来没有改变,河南的每一点进步、变化我都看在眼里,河南存在的问题我也十分关注,我最早提出的农业免税和义务教育免费,都是基于家乡看到的情况提出的。

  今天会议主持人想让我讲一讲,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我就围绕加大改革力度,促进教育均衡的发展,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

  大家知道,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强国家强,实际是说教育强则国家强,因为青年,少年能否强壮取决于教育是否强。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火车头。回想一下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教育是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的,没有教育这个牵引机,推动器,恐怕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发展这么快。因此,我们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要把教育发展摆上国家的战略高度,尤其要结合我国社会与经济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反思教育的不足和教育的偏斜。特别是要看到社会道德的下滑,奢靡之风的漫延、腐败现象的严重发生等,这都与我们的教育有关系,这并不是对教育追责,而是要看到教育的导向出了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千方百计地搞好教育改革,要在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方面,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在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之前就能有一个高尚的“总开关”。

  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证明,教育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起着领导作用的,凡是重视教育的国家和地区,都是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在17世纪以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东方帝国。17世纪之前,中国GDP一直在世界位居第一,实际这是与中国重视教育直接相关的。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和鲁国便开始兴办私学,尤以鲁国孔子的私学影响较大。孔夫子弟子三千,培养大批人才,留下了儒家思想,影响中国2500年。直至1988年,一批诺贝尔奖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中还指出“世界今后欲求更大发展,还要回头2500年去汲取孔夫子的儒家思想”。我们查下历史发现,继儒家之后,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的私学都为中国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如秦朝宰相李斯及韩非等一流的政治家都是荀子的学生。秦始皇焚书坑儒,私学被禁。至南北朝,私学又重新崛起,隋唐时期私学兴盛,唐代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唐朝鼎盛与私学兴盛紧密相关。中国的私学,后来都叫书院,书院既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也是藏书、修书、著书之处。唐代有民间书院53所,主要集中于中原带,到了两宋时期,书院达到了720所,分布于19个省,江西有224所,浙江有156所,湖南有70所,福建有85所。此时,江南取代了中原,成了中国教育与学术的中心。明代有书院1962所,官办书院和民办书院各占半数。

  但是,在现代技术与知识的教育方面,后来中国落后了,17世纪,英国建起了现代大学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不仅传播人文科学,而且传播科学技术。这也就是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根源所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大学兴起都比中国早,这也就是中国近代落后的重要原因。直至光绪年间,中国才废科举兴新学。最早,在1903年,河南开始兴建洋学堂。1911年庚子赔款后,河南正式建立了大学,清华大学、河南大学都是庚子赔款建设的。以后张謇、张伯苓等分别创办了民办的南通大学、南开大学等。

  我讲这一段国内外的历史,就是想说明教育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近代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几乎都与教育水平成正相关。正因为教育的重要,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革命家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就督促小学开学和在全国兴办扫盲识字班。在国家经济十分困难情况下,北京在学院路兴起八大学院。“文革”前17年培养的人才支撑了改革开放后的大发展。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首先抓恢复高考。改革三十多年来的实践也证明,哪里的教育事业兴盛,哪里就发展快。

  大家都说河南经济滞后,尽管经济总量排第五,但人均GDP排在25位之后,人均收入更是洼地,其原因就在于教育滞后。

  河南1亿人口(第一),但“985”学校一个没有,“211”学校只有一个。而北京1300万人,有26所“211”以上的学校。湖北省比河南人口少1/3,但其“211”以上的学校多达12所。河南受教育在校人口2900多万,占全国1/10,但仅有高校120所占全国4.9%,教育部直属高校投放招生名额在河南仅占3.11%,排全国倒数第2位与一个人口第一大省极不相称。

  为此,要科学发展和统筹地区发展,就必须统筹教育发展。河南要想改变落后面貌,就必须改变教育的落后面貌。

  二、我国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几个问题

  我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受财产状况的限制。我们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优先发展是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方针。并且提出“以县为主推进教育均衡”。

  这些年来,国家对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并加大了投入,使98%的孩子入了学,并且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西部困难地方还实行了免书本费,前年开始,进行午餐补助3元钱,今年又提升为4元钱。特别是义务教育科学条件的标准化,和学前教育的大力推进,已经为国民教育的提升和国民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育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我们改革开放初期,全国GDP只有3645亿美元,那时的经济能力,不可能普及教育,更不可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现在情况不同了,我们的GDP总量已经达到了56万亿元,人均GDP已经达到6768美元,接近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所以我们才有条件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才有了今天的大发展。

  但是也正是因为经济发展的不科学、不实在和不均衡,也引发和导致了教育的不均衡。

  特别是因为三大差距即地区差、城乡差、收入差的严重,造成还有2亿人未能脱贫,前天教育部一个文件,说补午餐的做法,使10%以上的不能享受一日三餐的孩子降到了37%,说明还有很多孩子,一日吃不到三餐,由此可见我们的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

  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才提出要做有质量的发展,实实在在地发展和为“共同富裕”发展。

  也正是这些问题和差距的存在使我们的教育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教育不均衡存在的问题有:

  (1)在肯定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得到较好的解决同时,还必须承认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在一二线城市仍是突出问题。

  中国的建设投资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正因为这样,农民工主要聚集于一二线城市,而由于一二线城市不能让农民工落户,农民工在这些城市没有固定住所,所以他们的子女仍然不能在这些城市入学。这方面虽然在中央的关注下较过去有了一些进展,但是仍有相当多的农民工子女不能由农村走进城市入学,更有很多农民工子女虽然生在父母所在城市,但也因住房困难或因升学对租住房要求苛刻而难以走进城市学校。还因为升大学不能异地报考,也造成很多农民工子女不能在城市就读,一个人就跑回父母的老家去。

  中国有5800万农民工留守子女,而城市能为农民工子女解决的学位2014年仅有124.6万个,两者相比,就知道此中存在的问题了。杯水车薪不能解决面上的矛盾。

 (2)在承认义务教育均衡取得较大成绩时,必须看到中国中部粮食产区,特别是平原地带过度开发地区义务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2014年,中部地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降到79.51%,小学五年教育巩固率降到80%,初中三年教育巩固率降到86.5%,这是值得重视的。尤其是,中部小学生生均经费比东部低出2460元,比西部低出了1408元,这同五年前相比不是改善了,而是严重地加剧了。根据我们最近的调研,中原农业产区不少学校的大班额让人想象不到,一间小教室竟有150个学生,最后一排要站着听课,学生坐在课桌上,只有一只胳膊能放在书桌上。还有些学校80个学生才摊上一间旱厕的蹲位,不得已,学校要分几批错开上下课时间。由此可见,中部义务教育的“塌陷”十分严重。我们绝不能光看平均数,而麻痹大意和忘却中部的问题。

  (3)在承认择校费虽已破解时,还必须看到有些城市的择校收费和上学收费还十分严重。

  我带领几所高校教授和校办主任在做学校收费的调研时,被考察的中小学,都说不收择校费。可是不少家长给我们讲,学校指定我们必须到xx银行xx窗口交3万元,孩子才可以到校。事实上,这种收择校费的做法,是同政府相关部门合作的,因为是主管部门在帮助学校收钱,所以这种收费就更加肆无忌惮。

  我们在调研中问到一些学校要不要为周边服务,负责收片区的学生时,几所学校都回答不收。那么学校的生源哪来呢?却回答是接受有关安排的任务。我们各方面都在反四风,都在清理关系户。而我们的一些学校,如果至今还在为关系户服务,这是不是应该由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去清理这些学校的招生渠道呢?是否应做出严格规定呢?

  包括我们很多大学办的三本分校,都在哪里高额收费,常常上三本的多是工人子女或农民工子女,他们的考分既然上了三本线,为什么还要交上万元或几万元的学费呢?

  (4)教育条件的不保证,怎能谈教育均衡。

  我们很多农村学校,没外语教师,没计算机,上不了信息课。还有些学校上不了音乐和美术。我们今天正处在信息时代,学校没有计算机,学生不会使用计算机,也无法利用信息网络。我爱人扶贫的希望工程河南长葛高中两个女孩,高中毕业了,没考上大学后,又复读一年,毕业时不知怎样报考,当我告她们上网查找时,她们异口同声说一是没计算机上网,二是有计算机,也不会上网。我们想,这样的环境,培养出的高中生对信息一窍不通,这该怎样保证教育均衡和公平?

  外语,这是教育部规定的由小学三年级必上的课程,大学考试外语占很大比重。可是农村的学校很多没外语教师,不开外语课。这样的学生在起跑线上就输了,他怎么能在考大学时与别人竞争?

  当然,还有教师的水平上不去,也注定引起教育不均衡和教育不公平。一些地方小学教师大专毕业工作几年了,才只有几百元的工资(我们亲自调查的),还不如当地城市的扫地工,这样的工资标准,怎么吸引人才到那里任教,怎么能留任特岗教师在那里不离开?又怎么能保证学生有更好地教育和辅导?保证学生有更高的水平和才能?

  三、关于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出台农村教师工资补贴政策的建议

  尽管城镇化在迅速推进,但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农村人口依然会占有较大比例,6000万留守儿童的规模不会快速改变,加强农村教育仍然是我们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农村教育,关键是“吸引教师、稳定教师”,而要达此目的,必须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为此,建议出台农村教师工资的补贴政策,但不是一刀切,要着力人口密集的农业地区和边远地区、山区的教师,要对他们加大补贴力度,达到吸引和稳定农村教师之目的。

  (二)出台教育均衡发展的“精准扶持”措施的建议

  我国教育均衡发展已经列入教育发展规划,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得严重不平衡,一些地方紧靠县的财力或省的财力,是无法解决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的。我们提出的义务教育标准化,虽然已推行多年,但因地方财政困难,一些人口密集的农业产区至今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根据调研,西部的情况因受到各方重视,问题基本解决,而中部如河南省的很多地方问题相当突出,如“大班额高达150人,厕所80人一蹲位”,这绝不是偶然的,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为此,应该从实际出发,按照“精准扶持”的原则,由国家安排一批资金对人口密集的农业地区,进行“精准扶持”,使其达到国家标准。

  (三)出台对大学办分校管控政策的建议

  反腐倡廉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十八大之后,打“老虎”、拍“苍蝇”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教育战线,反腐问题,依我看尚未跟上中央步伐。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一些重点学校、老学校办分校高收费、乱收费问题至今十分突出。很多老高校,以其名声大、信誉高,开办各种各样的分校、分院或培训班,实行高收费。此中引发的问题,一是所收取的费用去向不明,二是造成欠发达地区一些学生流向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在对他们高收费的情况下,也造成欠发达地区百姓的资金向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大转移。现在有些学校办班收几十万,有些学校在高考中,办分院每年要收五六万,有些学校办的三本分校每年要收18000元,这样的问题不是个别的,是需要引起重视的。为此对高校办的MBA班,办的特培分院,办的正规分校,要出台管控政策,尤其是三本分校,是按国家招生计划录取学生的,高收费是应制止的。

  (四)出台大学招生异地报考办法的建议

  新中国成立初,我们的高考是全国统一的。报名高考,是没有什么限制的,而且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学生给出名额降分照顾,确保了教育的公平及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今我们高校招生实行划省报名,一是造成很多欠发达地区招生的分数标准大为提高,高分进不了好学校,广大百姓认为发达地区的学校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人民支持下建起的,而今他们想进这些学校难如上青天,造成社会不和谐。二是造成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的子女不能异地报考,如有些孩子生在广东、长在广东,初中之后必须回到老家山区去读书,这样的问题十分普遍,给农民工弟兄带来了很多烦恼和困难。为此建议,按照公平公正享受高考待遇的原则,坚决突破既得利益的藩篱,出台异地报考大学的规定和原则,突破高考的老大难。

  (五)出台学前教育财政经费公平使用规定的建议

  根据调研,一些地方财政很注意支持学前教育,近些年拨款比例有了很大增加。但是,这种财政经费还主要用在公办幼儿园的开支上。公办幼儿园教师待遇好,学校条件好,但多服务于公务员的子女及少量关系户。而广大民办幼儿园,教师待遇差,学校条件差,但他们正在服务于各地百姓的大多数。由于这些学校得不到财政支持,收费相对要高。这种状况在广大百姓心目中,认为是一种很大的不公平。为了改善这方面的问题,建议出台学前教育财政经费公平使用的政策规定,为社会和谐多一点贡献。

  四、必须从战略高度统筹教育发展,确保教育均衡顺利推进

  教育的均衡问题,是一个世界问题,按国际惯例,我们不应该让孩子因家庭贫困使教育受到影响,也不应因地区贫困使孩子教育受到影响,更不应因学校贫困使孩子教育受到影响。而我们很多教育不均衡,归根结底是受了地区贫困的影响,是学校贫困的影响。依照国际惯例这些问题,应由国家进行统筹。

  我们的义务教育均衡,现在十分需要将其作为系统工程、统筹全局来解决。教育发展是受到经济发展制约的,我们国家要想搞好教育均衡,必须做到以人为本,首先要按人口的多少配备设施,配备学校,给支持,给经费。现在一些省份经济上不去,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占比很大了,比发达省份占比要高的多,但是,有些地方如河南有1亿人口,连一个“985”高校也没有,没有“985”高校就拿不到国家大量高等教育投入。为了保高等教育这些地方,只好把仅有的经费大部分投在高校发展上,所以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就较少有钱投入了。还有一个原因,教育均衡以县为主不科学,县与县财政可以相差几倍、几十倍,这就必然导致教育条件的过分悬殊。所以我们考虑问题和推进教育改革与教育均衡时,一定要统筹全局,尤其是“以人为本”,要把人口数量放在第一位,要让更多的经费去真正为人去服务,而不是为政绩去服务。

  习总书记关于必须加强四个全面的指示,此中全面小康是奋斗目标,其他三个全面是保证措施。为了搞好四个全面,确保实施小康我们要高度重视教育的“中部塌陷”,要按照习总书记“精准扶贫”的要求,搞好对义务教育的“中部塌陷”的精准提升,须看到教育塌陷对全面小康的影响,看到教育均衡的重要使命。要下决心填补义务教育的中部洼地。

  能不能使教育以人为本,使教育投入按人口配置,这是对教育事业和教育管理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重要考验。义务教育均衡能否搞好,中部义务教育塌陷能否解决,就要看我们对“以人为本”的态度了,以人为本,就是执政为民。要像习总书记所讲,只有“对人民爱得真挚、爱得全面、爱得彻底”,我们才能把义务教育均衡搞好,才能担负好我们教育管理的光荣责任。

\

任玉岭同国务院参事们考察湖南第一师范

 
 
上一篇:重庆成功研发出自主全地形无人车平台
下一篇:《任玉岭谈教育》之《强化改革力度推进教育均衡》
 
《任玉岭谈教育》之《强化改革力度推进教育均衡》
《任玉岭谈教育》之《推进异地高考改革需反对既得利益藩篱的五个观点
《任玉岭谈教育》之《对民办教育的考察、研究与建议》
《任玉岭谈教育》之《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建议》
《任玉岭谈教育》之《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
《任玉岭谈教育》之《关于在校园之外构筑校园平安的几点建议》
《任玉岭谈教育》之《实施道德建设工程保证社会长治久安》
《任玉岭谈教育》之《编者的话》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京ICP备12021204号-1
版权所有:365bet体育在线导航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2号恩菲大厦817-821号 邮编:100038
Copyright © 2010 - 2020 www.gxdccz.com All Rights Reserved